1994年,我在即将退休之际正式成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,至今已经30余年;论年龄是一老人了,论“社龄”是一后来人。
我是水文地质水资源专业的,在省、市地质、水利、院校等部门工作过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水资源问题突显成为经济各项发展建设的命脉;济南市水生态环境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突变,保泉、供水成为济南市的一大问题,涉及了泉城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发展建设;作为济南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、市水利局的专业工作人员(水文地质、水资源高级工程师),积极地投入到保泉、供水的工作中,参与了多项水资源工作和课题的研究。
在退休之后,没有了本职工作任务的困守,对我而言有充裕的时间参与九三学社的各项活动中。进入九三学社后,在市委会的组织、引领下,参与了诸多活动。现已耄老之躯,回顾一下多年来所参与社务工作。
(一)参与开展《增加玉符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》的课题活动。
该课题是1996年与历城区水利局的胡济生、谢有相共同提出和承担的,他们也是九三学社社员。在市委会领导下成立了课题组,上报市科委并批复了科研经费。课题组开展了市内外调研活动,经过两年的内外业工作,于1999年完成并上交了调研报告。该课题的提出和实施,正值济南泉水断流、保泉与供水急难求解之时,也是政府与在济的地质、水利、城建等部门,在研究、实施保泉与供水之计谋。该课题的研究应具有相应的社会、环境效益。
(二)对济南市保泉供水提出《应积极开发利用市区浅层地下水》的建议。
多年水文地质、水资源的实践工作,知其济南市区有不同的地下水类型,而地下水的埋藏与分布亦有差异,对保泉、供水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,对城市的生产、生活有不同的影响和效益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值保泉供水之期,亦将变更城市生活用水(生活饮用改为黄河水)之时,市区的地下水位呈现“反差”(逆反)现象,即小面积的岩溶水(泉水)水位下降,而大面积的孔隙潜水水位上升。
孔隙潜水是一种浅层地下水,在市区面广量大,即不用于灌溉也非城市生活用水水源,弃之不用十分可惜,而水位上升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会有不利的影响,在水作为资源的时代应按“分质”供水使其可用于“中水”、环境、绿化等。(该意见已返馈市水利局)
(三)提出《提高供水质量、 实施分质供水》建议。
在世纪之末保泉供水的紧迫时期,城市生活用水改用黄河水,致使众多市民很不适应,多处寻找泉水等地下水源做为饮用水。我是一个长期从事济南市水资源工作的人员,虽已退休,也应考虑城市的科学供水和民众的饮水健康。为此做了城市供水问题的专题调研,撰写了《提高供水质量·实施分质供水》的调研报告,于2002年4月市政协召开的“济南市保泉供水科学论坛会议”上提交市政协,作为意见和建议供市党、政考虑。
该建议提出15年后,市城乡水务局就“分质供水、优水优用”,开展了市民直饮优质地下水的试点工作;2022年,即建议提出20年后,市政府制订颁布了《济南市市民泉水直饮工程规划(2021-2025)》使100万人喝上直饮的泉水。20年前提出的“提高供水质量、实施分质供水”的建议总算有了一定的成效。
世纪交替之际加入到九三学社实属有幸,感谢组织提供平台,让我在退休以后还可以为社会做有益的事,以践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信念。九三学社在我心中是九十年代春秋中重要的“一环”,如今我今已是年逾九旬老叟之人,难以与各位社员聚会面叙实为憾事,只能网上相叙以补缺憾。